近年来,香港高校在内地招收大批学生,这些大学在选拔学生时非常重视面试,为打破一考定终身、让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。
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外,其余6所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在考查学生的高考和英语成绩的同时,还要加上面试的分数。面试主要以导师和学生自由交谈为主,每6个考生为一组,时间在20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。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应对表达、心理素质和对自己的规划能力。
![“港校面试”你不知道的事(上) “港校面试”你不知道的事(上)]()
香港高校的面试形式一般有两种,主考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“个人面谈”、或者一组教师对一组学生的“小组讨论”。高考分数只能提供面试入场券,考生能否被录取,面试成绩至关重要。
与内地大学相比,香港高校的录取原则是不搞“唯分是举”,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才指针,而是强调考分和面试同等重要,面试全程以英语进行,主要考查考生的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,包括沟通能力、表达能力、组织能力、批判思维等等,要求内地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“英语关”。
![“港校面试”你不知道的事(上) “港校面试”你不知道的事(上)]()
敲黑板!!以下是面试的重点:
一、港校面试的评分点
面试考核包括:学生报考港校的动机和学生未来专业规划的匹配性,计划组织协调能力,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,应变能力与情绪自我控制,综合分析能力和举止仪表与专业能力。
二,面试环节
面试环节分别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。
单独面试是考官和考生进行一对一面试。在面试环节中,除考官提问外,一般情况下,学生也有机会向考官提问。在单独面试中,强调双方良好互动,并借此展示自身优点。
小组面试是分组集体进行面试。通过情景模拟,考官给定一组(通常6-8人)考生一个问题,进行一定时间的(通常30分钟)的讨论。通过观察每个学生,考核学生的问题理解分析能力,回答语言说服能力和小组协调应变能力。
![“港校面试”你不知道的事(上) “港校面试”你不知道的事(上)]()
三,答题套路
1. 报考动机与专业的匹配性类考题
考察个人学习能力与方法、知识结构、社会能力、爱好、个人背景,择校专业动力工作态度。
回答准备前,多研究所报考专业,了解其素质要求,职业价值。做一份自己的简历,了解自身,结合性格,罗列出优缺点,做好答题准备。答题中要实事求是,可适当美化。回答时要针对性,不要泛泛而谈,要围绕报考专业提出事例。同时,明确个人优势,不掩盖劣势,但不说影响报考专业的巨大缺点。
最后要体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观念。
2.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类考题
该类题型分类为活动型,方案型,突发型。
一般要求学生组织活动,并展示自己组织的过程。
活动型:前期制定工作计划,中期组织实施过程,后期总结做好善后工作。
方案型:活动型的简化,将方案明确写出将要素具体细化即可。
突发型:一般采用情景模拟方式,考察考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力。
3. 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类考题
该题型分类为普通型,挫折型。
一般围绕工作设定,原则性较强,询问如何处理人际关系。答题可遵循互相尊重原则基础。就遇到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如何解决。
4. 应变能力与自我情绪控制类考题
该题型往往为情境类题目,压力类题目。
考官向你描述尴尬两难的情境,询问你如何快速打破局面并解决问题。回答时要处变不惊,迅速有序,不结巴不慌张。才能体现出自己本身自我情绪控制和场面应变能力的优势。
5. 综合分析能力类考题
考题为社会现象型考题。
通常举出社会热点等事件,就其现象谈你自己的想法感受。
考察宏观、微观观察事物能力,回答时注意把握整体与部分关系,把握事物发展规律,透过现象看本质。回答时可从分析事件原因,其后果意义和对策方面入手。
港校面试基础知识篇(下)我们将再着重说一下关于“小组讨论”的注意事项,敬请期待~~